據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網站5月6日報道稱,據報道,美國和中國正在就韓國撤走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進行談判,這是朝鮮放棄核計劃的其中一個主要的談判元素。
報道稱,去年當朝鮮半島因朝方頻繁進行導彈試驗而吃緊時,美國在韓國部署了末段高空區(qū)域防御系統(tǒng)(即“薩德”系統(tǒng)),這引起中國的強烈反彈,對美國聲稱部署目的只是預防來自朝鮮的導彈表示質疑,堅稱其實際目的是監(jiān)視中國領空。
《韓國時報》昨日引述熟悉中美談判的消息人士指出,朝鮮近日承諾放棄核武器之后,撤銷韓國境內的“薩德”系統(tǒng)是華盛頓和北京之間討論的朝鮮和平路線圖的一部分。華盛頓很清楚,若沒有中國的協(xié)助,美國不可能同平壤達成無核化協(xié)議。
另一名消息人士也稱,撤走韓國的“薩德”系統(tǒng)是中國協(xié)助解決朝核問題的先決條件之一。“中國在與美國進行談判方面有一個優(yōu)先事項清單。清單上的首項是將‘薩德’系統(tǒng)撤離韓國。下一個重點是讓美國部隊撤出韓國,但它知道,這是美國永遠不會接受的不切實際要求。”他說,美國可能建議減少駐韓軍隊的數量,對中國作出一定讓步。
美國《紐約時報》3日也報道稱,一直對駐韓美軍的經費感到不滿的特朗普已命令五角大樓縮小這支部隊的規(guī)模。
韓國總統(tǒng)府和美國國防部都否認在談這個問題。目前在華盛頓訪問的韓國國家安保室室長鄭義溶4日同特朗普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會談后也重申,兩國并沒有計劃改變“雙邊防御姿態(tài)”。
如今朝鮮半島趨向和解,文在寅前不久剛和金正恩舉行了歷史性峰會,兩國還準備簽署和平協(xié)定,美國在韓駐軍的現狀是否會改變也成了談論焦點。
韓國由于執(zhí)意部署薩德,導致中韓關系迅速降溫,直接影響了韓國經濟。文在寅面臨著國內民意和中俄鄰兩國的強大壓力,急于改善同中國的關系以提振低迷的經濟,外長更是親自來北京。按理說這是韓國妥善解決薩德問題的最佳時機,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最新的消息再次暴露了韓國死要面子活受罪的心態(tài)。11月24日韓聯(lián)社報道,就部分韓媒報道中方要求韓方設置“薩德”雷達屏障等3項涉薩措施一事,韓國外交部相關負責人24日發(fā)布zf立場稱,相關報道不屬實。
本來兩國會談大大緩和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系,此時曝出這樣的消息,說明了韓國民意有希望同中國改善關系的愿望,但是韓方急于否認與中國達成了共識,一來說明韓國不想讓外部感覺韓國在中國的壓力下做了妥協(xié),這對于自尊心奇強的韓國人來說多少有點兒接受不了。另一方面也反應了韓國面臨的困境,作為美國盟友的地位并不平等,“薩德”要怎么處置并不是韓國自己說了算,要看特朗普的臉色,在美國方面沒有點頭的情況下,韓國zf斷然不敢單方面處置“薩德”。
有跡象表明韓軍方在“薩德”問題上與美國走得更近,韓國國防部對此問題回答的更干脆,也再次印證了軍方對“薩德”激進態(tài)度。11月24日韓聯(lián)社報道,韓國國防部發(fā)言人文尚均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就中方提議軍方對話“薩德”問題的說法表示,截至目前尚無相關計劃。韓國軍方連雙方關于薩德對話的可能性都予以了否認,可見部署薩德的決心很大。
其實薩德能夠順利入韓與軍方有關人員的推動分不開,前青瓦臺國家安保室長金寬鎮(zhèn)在今年5月韓國大選前,趁機促成“薩德”入韓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樸槿惠被彈劾后,金寬鎮(zhèn)更無視韓國國防部的決定,竭力推動早日完成“薩德”部署,并在距離韓國大選只有十多天的時間強行啟動了“薩德”發(fā)射車。利用韓國總統(tǒng)更替的權力真空時期,幫助美國順利完成薩德的部署,給文在寅zf造成了既成事實,使其當政以后對薩德問題的回旋余地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