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維鈞是位功不可沒的愛國外交官,他本身傳記,便是現(xiàn)代中國的一部外交史。他一生堅毅果敢地為中國人民服務(wù)。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他是近代中國偉大的國務(wù)活動家和外交家之一,改變中國屈辱的對外關(guān)系、維護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尊嚴是他投身外交界時抱定的目標,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這位愛國外交家以自己的智慧、修養(yǎng)和愛國熱忱,在他的外交生涯中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他的一生是中國人民服務(wù)的一生,他對工作的獻身精神贏得了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尊敬。毛主席也十分佩服他的外交才華和為人。
近代史學家唐德剛認為顧維鈞是自有近代外交以來,中國出了“兩個半”外交家的其中半個。
第一任妻子叫張潤娥,是上海灘上中醫(yī)世家的身為獨女。12歲的顧維鈞與10歲的張潤娥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親。1904年,16歲的顧維鈞被逼著回家和張潤娥成親。那個年代的新青年一樣,顧維鈞不愿意接受包辦婚姻,甚至成婚多年還未于張潤娥同房。在家中的時候,張潤娥睡大床,他獨自躺在沙發(fā)上。1911年,在顧維鈞多次催促和懇求的情況下,張潤娥同意離婚,并以極友好的態(tài)度分手。此后,萬念俱灰的張潤娥吃齋念佛,在陸家觀音堂落了發(fā)。20多年后的1933年,時任國民zf的顧維鈞得知張潤娥生活清苦,特地寫了一封信,外加一張五萬塊錢的銀票,托人送到陸家觀音堂送給張潤娥。結(jié)果,信和銀票原封退回。
第二任妻子叫做唐寶玥,來頭甚大,是歷務(wù)總理唐紹儀的女兒。據(jù)說就是唐紹儀非常欣賞顧維鈞,親自做媒,要把女兒嫁給他,兩人于1913年6月結(jié)婚。這段婚姻應(yīng)該是自由戀愛的結(jié)果,婚后相親相愛,感情很好,唐寶玥為顧維鈞生了一兒一女。這時候的顧維鈞事業(yè)和婚姻雙雙得意,只是好景不長,1918年10月,唐寶玥不幸西班牙流感,突然去世。
第三任妻子叫做黃蕙蘭,印度尼西亞華裔,父親為華僑首富黃仲涵。當時黃蕙蘭和母親住在法國巴黎,巴黎和會的時候,顧維鈞被邀請到他家做客,因而兩人結(jié)實。當時顧維鈞被黃蕙蘭吸引,但確切說來是女追男。兩人一拍即合,很快于1920年10月在布魯塞爾中國使館舉行了盛大的結(jié)婚儀式。此時兩人可謂絕配,顧維鈞仕途得意,交際廣闊,而黃蕙蘭依靠父親,一擲千金,有力支持了丈夫的事業(yè)。她自掏腰包翻修了波特蘭廣場的中國使;一擲二十萬美金購下北京獅子胡同陳圓圓的故居做公館;揮金如土,為國也為己爭光添彩,曾被稱為“遠東最美麗的珍珠”。但是兩人的隔閡在生活中加深,也可能是由于儀表堂堂的顧維鈞女人緣太好,和多名異性傳出緋聞。兩人生活36年后,終于離婚,黃蕙蘭后定居于紐約曼哈頓,1993年去世。晚年她曾寫過《沒有不散的宴席》,追述她風雨人生和與顧維鈞的恩怨情仇。
第四任妻子就是剛剛?cè)ナ赖膰烙醉。嚴幼韻也是富豪出身,父親是上海灘著名的絲綢商人。嚴幼韻從小得寵,在讀復旦大學期間,父親就給她配置別克汽車和司機。畢業(yè)后于第一任丈夫楊光泩成婚,然后隨夫前往倫敦工作。當時楊光泩的上級就是浪維鈞,據(jù)黃蕙蘭和張學良回憶,兩人應(yīng)該在當時就有所瓜葛。后來楊光泩在菲律賓任職時,被日本人殺害,嚴幼韻成為遺孀。1956年顧維鈞和黃蕙蘭離婚,1959年顧維鈞和嚴幼韻結(jié)婚。兩人至此白頭到老,可以說顧維鈞能完成后來很多的著作、回憶錄,于嚴幼韻的照顧是分不開的。顧維鈞于1985年去世,而最后一任妻子嚴幼韻剛剛于2017年5月25日去世,享年11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