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方臘的失敗,更多是源自梁山部隊內部的矛盾,也就是說歸順朝廷之后,朝廷不信任梁山這幫人,反倒是成就了宋江。所以雖然嘴上不說,梁山這支部隊的凝聚力已經被動搖了,而且對于朝廷的不滿情緒其實就是眾人對宋江的不滿。
梁山之所以可以崛起,在于有宋江的凝聚力,所以北宋朝廷的數(shù)次進剿都被擊退了。所以宋江的大旗之下,梁山人人愿意賣命。但是這一切其實都被宋江給毀了,宋江為了所謂的報負,勸導梁山好漢一同和他接受朝廷的招安。
當時其實是有人反對招安的,但是宋江沒有給他們另外一條路走,而是用兄弟情義綁架了他們,使得整個梁山全部成為了朝廷的人。起初由于眾人還是對宋江抱有很大的尊重,所以自然十分賣力。但是宋江死后,加上對朝廷的不滿,這支部隊也就垮了。
而且梁山這支部隊在攻打方臘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朝廷的影響,朝廷就希望借方臘之手來削弱他們,這樣朝廷就可以坐山觀虎斗。這一點恐怕梁山好漢中也有人看出來了,只是面對這個朝廷,他們已經是身不由己。
上梁山為了什么?很多人為了逃命,很多人是為了好吃好喝好玩,還有一些人是迫不得已走投無路,也有少數(shù)人是為了個人理想,當然也有一些人是為了通過梁山這個平臺實現(xiàn)更大的抱負,比如發(fā)財,比如當官。
在宋江的認真耕耘之下,梁山終于得以實現(xiàn)招安,但是招安之后的情況并非如大家想象的那樣,梁山首先要面對的是,如果完成朝廷交代給他們的任務。既然呆在朝廷的屋檐下,那就要學會低頭做事,啥也不說了,擼起袖子干吧。于是梁山軍一路殺敵,從河北田虎,一路殺到遼國,好不容易完成了這兩個任務,還沒能喘口氣,連水都沒喝一口,新的任務又來了,這次是更猛的對手,是南方的方臘。
咬咬牙,繼續(xù)出征吧,誰也沒想到啊,在梁山雖然也是每天要面對數(shù)不清的敵人,但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勞師遠征啊,似乎有打不完的仗,有殺不完的敵,有永遠等著自己的任務,這什么時候才是個頭?
而且這次征方臘也遠遠沒有前兩次那么容易,也沒有那么幸運。除了長途行軍舟車勞頓不說,光是在這場戰(zhàn)斗中犧牲的梁山好漢,加上因為水土不服感染疾病掛了的在內,一共達到七十人,梁山軍不僅僅是傷筋動骨這么簡單,完全就把他們差點摧毀。
還有沒有新的任務,還有沒有新的戰(zhàn)斗,是不是還要打仗?朝廷都風雨飄搖了,而梁山軍卻在沖鋒陷陣賣命,值得嗎,我的兄弟?估計很多梁山好漢已經在思考自己的退路。這里面包括宋江最信任的小伙伴混江龍李俊,他其實是聽了費保的一番話之后,心生去意思,然后就和宋江說,哎呀,這個身體有點不舒服,想出去走走,透透氣,然后帶著就帶著童威、童猛跑到泰國去了。而小乙哥燕青也是看透了這一切,然后辭別養(yǎng)父盧俊義,歸隱江湖,從此神龍不見首也不見尾。魯智深就不說了,直接坐化,而什么公孫勝,他早就想離開這個團伙,跟著師傅去進修博士,于是還沒進京,就急急忙忙走了。
這些人可謂是大徹大悟的人,而在這些人中,有一個人是最明確不要任何朝廷封賞,不要任何官職,不要任何待遇的,他就是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