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兒童也有了測試卷!近日,記者走訪武漢多家書店,看見《奪冠沖刺100分》《幼小銜接天天練》《學前1000字》等幼升小測試卷和輔導書擺上書架。書店表示這類試卷和圖書一直賣得很好,不過對于給學前班孩子買試卷,教育界人士則表示,這一行為違背認知規(guī)律,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央廣網(wǎng)7月11日)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似乎已經(jīng)成為家長們的共識,可怕的是這種意識開始蔓延到幼兒園,書店內各種類型的幼升小測試卷和圖書鋪滿了展銷柜,“這類試卷我們一直賣得很好,旁邊幼兒園孩子一畢業(yè),家長們就會利用暑假時間給孩子們買題做,也有家長給讀幼兒園的孩子買。”書店人員這樣介紹。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xù),望子成龍是家長們最期盼的事。當今社會,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所謂幼兒教育,是指對3-6歲年齡的兒童所實施的教育。研究表明,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tài)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yǎng)成功,良好的幼兒教育會為孩子未來的身心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孩子成年人后較少依賴社會援助。
在某些家長的眼里,孩子能識多少字,能掌握多少數(shù)字以內的加減法,學了多少拼音字母,已經(jīng)成為評價幼兒園質量好壞和教師是否盡責的標準。這種簡單的量化,很容易使幼兒教育偏離正確的軌道。此外,家長望子成龍過于心切,彼此間拿孩子進行攀比,加之現(xiàn)代社會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普遍焦慮成為家長們的通病,尤其是優(yōu)質小學教育資源緊缺的壓力,已經(jīng)使幼兒教育“小學化”成為一種趨勢,并且愈演愈烈。
過早地拔苗助長無異于使孩子承受超齡的學習壓力和課業(yè)負擔,失去了相應的童貞和童趣,這只是表面。所謂“欲速則不達”,提前學不能給孩子帶來多大優(yōu)勢,相反,孩子極易形成逆反心理,認為學習是枯燥無趣的,對學校心生厭倦。研究表明,幼兒智力被過早開發(fā),從而養(yǎng)成被動型人格,兒童的可塑性降低,對今后創(chuàng)造力和社會交往能力有很大影響。
4—6歲是幼兒自我意識快速發(fā)展階段,因此要抓住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來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習慣,但不是一味盲目地學習更多知識。父母要更多地培養(yǎng)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愛人的能力,讓孩子養(yǎng)成有教養(yǎng)、懂禮貌,有責任心,懂得感恩與珍惜,控制情緒、抑制沖動的好習慣。其次,幼兒教育也要養(yǎng)成良好生態(tài),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幼兒教育是民辦,為了生存發(fā)展,想辦法迎合市場需求,因此,豐富幼兒教育資源,堅決糾正幼兒園“小學化”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