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古代也有“伯牙哭絕弦”和“羊左之交”的情深義重。
只是,很多時候各人是有各人自己的寂寞的。
或許每個人也都像座孤島,誰都不能理解誰,各自有屬于自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隱痛。
若是沒有機會完全敞開心扉,或許還都是認為對方是纜傲不可親近的吧。
那就把情思寄托給“無言有大美”的秋菊吧。
正是因為秋菊無言,所以或許每個人所理解的和秋菊“成為知己”的地方也會既有相同也有差異吧。
不過,能尋得個情感寄托物也是好的。
“秋光荏苒休辜負,相對原宜惜寸陰”。
“荏苒(rěnrǎn)”一般指“時光易逝”。
不要辜負易逝的秋天時光,相對來說原本也應當珍惜片刻時光。
這倒也很符合湘云“瀟瀟灑灑及時行樂”的理念。
既然未來發(fā)生的事情總有變數(shù),那我們還不如好好活在當下,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還不如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
哪怕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又有何妨?
“荏苒”的幾個意思中也有“草葉柔弱的意思”。
我覺得在這里有這個理解也是行得通的。
就說“不要辜負秋天光景中的這些柔弱草木,相對來說原本也應當珍惜片刻時光”。
若是這樣理解,或許也是湘云憐惜秋菊的一種表達吧。
的確,人們知道秋菊是有“傲世風骨”的,是“菊殘猶有傲霜枝”的。
湘云
可是就像人一樣,或許堅強的表象里也會有一顆柔軟的內(nèi)心吧。
只有知心的人才能看得到。
就像湘云能懂得秋菊的心意那樣。
只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還需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