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間陪讀兒子那事 陪讀期間天天被兒子要
路遙曾在小說《人生》中寫到,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對于現(xiàn)代的大部分人來說,高考,就是這緊要的幾步當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高考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每一個經(jīng)歷過高考的人來說,都是一輩子不可能忘記的。
又是一年高考完成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一年年的高考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學子。每年高考結束后,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淚水和汗水并存。
得意者,一朝成名天下知,失意者,十年寒窗苦讀付之一炬。
其實,高考不過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高考沒有成功并不是對你人生失敗的宣判。高考成功,并不意味著從此鵬程萬里、衣食無憂,不成功,也不代表今后的人生就沒有翻身的可能。
很久以前,在大學畢業(yè)還分配的時候,很多人把高考當成改變命運的唯一手段,尤其是農(nóng)村家庭的孩子,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生活的唯一出路恐怕就是高考了,因此那時候會有很多連續(xù)復讀很多年的青年,我知道的一個人是復讀了五年才考上了大學,從此跳出了農(nóng)門。當問他有沒有為浪費了五年的青春后悔過的時候,他說高考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命運何談后悔呢?
但時至今日,大學早已不分配工作,隨著高校的擴招,大學生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很多人大學畢業(yè)之后未必能夠找到合適且體面的工作,北大的畢業(yè)生去賣了豬肉(并不是說去賣肉不好,都是一種人生選擇),而三本的孩子卻考上了清華研究生。
其實,我想說的是,未來如何,并不取決于高考的好壞,更重要的在于,考高之后,面對未來的生活,你所做出的努力。
因為,高考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高考以后,你的人生才剛剛開始。
幾年前,流行陪讀。眾多家長因為孩子考上了大學而提前在大學附近租房陪孩子讀書,原因是從小“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孩子讓家長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大學的生活,選擇陪讀,是想讓孩子慢慢適應大學生活,可是結果卻往往事與愿違,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身體雖然長大,可是心理年齡卻極低,慢慢成長為“巨嬰”。
進入大學,很多大一學生,因為到了新的環(huán)境,家離得又遠,難免會有些茫然,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雖然在大學里能得到老師的輔導和同學的幫助,但是絕大多數(shù)人需要靠自己適應轉變的過程。
尤其對于女生來講,會特別想家。我至今仍記得上大學后收到母親第一封來信時,只念了“見字晤面”四個字便已經(jīng)哽咽了,瞬間眼淚便如決堤的江水滔滔不絕,將信紙都打濕了。
獨立的過程,雖然艱難,但卻是每個人都必須要經(jīng)歷的。有的人是在軍營學會了獨立,更多的人則是在大學。
不僅僅要學會獨立的生活,更要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規(guī)劃,這樣才能更好的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
2.把大學當做社會,提升你的人際交往能力。
進入大學,就要和形形色色的人相處,老師、同學、學校員工……要用新的眼光去看問題,用新的思維去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