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在家鄉(xiāng)當老師,家庭條件一般。而他發(fā)展得很好,經常在我們面前說他年收入都好幾十萬了。但這么多年他從來沒給我買過一件禮物,沒請我們吃過一頓飯,過年好不容易見一面,言語間沒有一點感謝我以前對他的好,反而都是抱怨我們發(fā)展不好沒得幫他,說誰誰的姐姐幫他們在深圳全款買房了之類,令我很心寒。”
我問W:“小時候你對弟弟好的時候,他是什么態(tài)度呢?”
W想了許久,說:“李李老師,真的,他是從來沒有向我表達過謝意的,也從來沒有關心過我。我記得有一次我感冒了非常嚴重,他也有十來歲了,還是自顧自地玩,連給我倒杯水都沒有。還有,我高考考砸了,只能上一所非常差的大專學校,在家里傷心了好久。他也只顧著跟他同學聚會吃喝玩樂,對我不聞不問。我結婚,他已經讀大學了,也有一些生活費零花錢,但還是一份禮物都沒有送給我們。我也按你說的,跟他非暴力溝通過,說明了我的感受,提出了我的需求,過后他干脆都不跟我聯(lián)系了……”
“嗯,那你為什么還要對他那么好?直到現(xiàn)在,你還總是省吃儉用瞞著丈夫偷偷給他錢,讓他攢著買房子。他每年國內國外游幾次,家里常用物品都是上千的名牌貨,你卻襪子破了都還要補補再穿。”
W哭了,過一會才跟我說:“李李老師,我聽你的,放下想跟他成為親密姐弟的執(zhí)念,各自過好各自的生活吧。”
學員S跟我講述她的故事:
“我是家里的大姐,有一個妹妹。她高考成績比較差,如果留在本省讀大學,只能去比較好的大學里面很差的專業(yè),而這些專業(yè)就業(yè)是個大問題,很難找到工作不說,即使找到工作薪水也特別低,發(fā)展前景還特別不好。我們家家庭條件很差,畢業(yè)后什么都得靠自己,有一份高薪工作非常重要。為此,在找學校、找專業(yè)、大學如何更好度過、職業(yè)規(guī)劃、找實習、找工作、寫簡歷、練習面試等等方面,我無一不為她耗盡心血多方籌劃,求同學告朋友地一起幫她的忙,當然,也是有跟她好好商量的,沒有強迫她的意思。最后,在我們的幫助下,她找到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卻只顧自己跟朋友慶祝,想不起姐姐和姐姐的朋友的幫忙。有一天,我無意在網絡上看到她實名發(fā)布的求學找工經歷的文章,發(fā)現(xiàn)里面通篇都說是她自己的努力,沒提到她姐姐半個字,還有一點讓我又好氣又好笑的,她說她報考學校找專業(yè)是因為“家里表哥”給她的啟發(fā)。其實,她沒有表哥,一個都沒有,F(xiàn)在,也只有我主動關心她問候她,她從不主動關心我問候我。我在外地,有時候請她幫個小忙,跑個腿,也是推三推四,雇別人去做,再找我要人工費。我也按李李老師說的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跟她掏心窩子交流了,可她反而更冷漠了,索性不再跟我聯(lián)系了。”
“她應該是很早以前就是這樣的人,不是現(xiàn)在才這樣的。”我說。
S陷入了沉思,好一會才跟我說:“確實是的呢。我回想了一下,這其實是我們家庭教育的問題,媽媽年紀很大才生了這個妹妹,太寵她了。”
“壯士斷腕,及時止損,遠離妹妹,各自安好。“我說。
“好的,李李老師,我會努力的,請你多提醒我。”
學員L跟我講述他的故事:
“我是家里的大哥,出來工作早,收入也比較高,下面還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家里條件一般,父母什么都給不了,所以我作為大哥就很照顧他們倆。他們讀書的時候,我經常給他們零花錢,他們的手機電腦都是我買的。他們出來工作后,我也經常請他們還有他們的女朋友、男朋友一起吃飯。我自認對他們是真的很好,可是,從來沒收到他們一句感謝,平時沒有任何問候,節(jié)假日也沒有任何祝福。想想,他們都畢業(yè)四五年了,收入也都不錯,卻從來沒請過我和我老婆吃過一頓飯、從來沒送過我們一份禮物,我老婆最近還在埋怨這事呢。”
“你的父母平時都是怎么教育你們的呢?”
L想了想,才說:“說起來,父母也是不會表達、不會感恩的人,所以我們家才會發(fā)展得越來越差。我還是遇到我老婆,跟著我老婆學習,才學會表達感激、學會回報別人的。而弟弟妹妹沒人教他們,所以他們肯定就不懂了。”
“去跟他們好好溝通吧,記得用非暴力溝通,跟他們說清楚你的感受,藱n瞿愕男棖蟆?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