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在干嘛?面對8所美國高等學府的橄欖枝,譚秋韻最后選擇了哥倫比亞大學本科,在大學期間與校友丘深,共同創(chuàng)辦了讀書會會飲沙龍。

圖2:創(chuàng)辦哥大讀書會:會飲沙龍
關于她的父母、家境和現(xiàn)狀
譚秋韻是北京人,家境不錯,母親曾經(jīng)在法國留過學,有過這些經(jīng)歷,也許就是媽媽給小譚的一些寶貴的經(jīng)驗和啟迪。國內(nèi)現(xiàn)在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很重視,但是往往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路線走,生怕不按照既定的路線走,孩子就犯錯誤,走錯路,譚秋韻的例子,給我們的教育什么啟迪呢?
筆者覺得父母在秋韻的成長過程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正是母親正確的教育觀,讓孩子去經(jīng)歷、去參與、去體驗!這種教育方式才是最正確的。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并認真做到極致,這難道不是任何人要成功都必須經(jīng)歷的嗎?
譚秋韻在成長過程中熱心參加社會活動,小學就加入了北京國際兒童合唱團,高中又被選為學生會主席,參加PEER毅恒摯友的支教夏令營...這些實踐活動,是書本學不到的能力,也正是歷外大學錄取時看重的資歷。
經(jīng)典語錄
“生命的意義在于體驗最多而不是最好。”____譚媽媽。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有至少一次重大挫折,早些受挫對于人生是非常寶貴的經(jīng)驗。”____譚爸爸。
“愛折騰。”
“把自己所熱愛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就會成功!”
"人文不是符號,讀書會是一種生活方式。"
“申請名校要堅持做自己。”
“不要覺得你所熱愛的事情太簡單太微不足道,如果你把收集瓶蓋做到了無可超越,同樣也會是你的一大特色。”
“做事情就要破釜沉舟,全力以赴,不能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tài)度。”
____譚秋韻。